蓝凌是国内生态OA引领者、数智化办公专家及知识管理领军品牌,是智慧办公践行和推动者。21年深耕OA领域,坚持为传统企业办公赋能创新,成功服务数千家500强及行业百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引领大数据及AI时代下的智慧办公新方式。

覆盖39家子公司、10000+员工,中天科技的数字化知识管理之道

编者按:作为权威、专业的知识创新实践交流平台,MIKE(最具创新力知识型组织)大奖挖掘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企业。作为China MIKE大奖联合主办方之一,蓝凌推出“MIKE大奖案例巡礼”活动,将通过名企访谈、《知识管理专刊》编撰等形式,分享标杆企业的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实践经验。

 

中天科技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2002年迈入智能电网,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产品出口16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实现“一带一路”全覆盖。公司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致力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公司获得“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中国企业500强”等多项荣誉。

 

中天科技以领先的知识管理创新成果,荣获2023 China MIKE卓越大奖,并将被推荐角逐全球MIKE大奖。本期“MIKE大奖案例巡礼”活动有幸邀请到中天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兼首席知识官蓝燕锐分享在知识管理、创新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年经济收益达2597万元

 

中天科技30年来,走过了“引进消化再创新”“协同、联合创新”到“自主创新甚至源头创新”的创新路径,认识不断升华,创新模式持续升级:

 

√引进再创新,使光纤预制棒“青胜于蓝”,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生产效率达到原日立工艺的3倍。

 

√联合创新攻坚深海光电“卡脖子”技术,与浙江大学合资成立海洋系统公司,专注海底接驳盒的研发生产;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合作研发“湿插拔光电复合连接器”。

 

√自主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引领技术前沿,在超导限流器、超导电缆、石墨烯、3D打印材料、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引领行业发展。

 

伴随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到来,中天科技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亦走出了具有中天特色的创新之路。公司制定了技术开发与改造的目标和计划,经技术委员会和各产业集团评审确认,新增研发项目197项、数字化项目(技术改造、信息化)159项、服务化项目4项,合计新增360项。延续2021年以前项目147项。2022年科技项目合计507项。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逾18亿元。

 

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通过两年多制造业数字化工作的推进,公司在包装自动化、智能检测、生产自动化、基础信息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直接减少用工50人,直接经济收益2597万元/年。2022年立项实施206项数字化项目,累计经费2.1亿元。”

 

在制造业服务化方面,经过近三年的培育形成了系统集成、工程总包、施工运维、检测服务四大服务化方向,14个项目。2022年重点培育壮大5个服务化项目: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传感监测系统、海陆缆故障运维与军工试验、海工产品设计咨询服务、电力储能系统总/分包、运维,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能力和资质打造,达成2022年2.9亿元销售额、2025年12亿元销售额的目标。

 

在制造业绿色化方面,公司累计实现82项绿色低碳产品的设计。近三年,推进十大节能技术,累计节电4700万度/年(折合3290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78.4万吨/年。2022年立项实施37项绿色节能技改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知识管理系统使用人数超万人,覆盖39个子公司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知识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亦为中天科技所重视。从2020年开始,公司构建知识管理制度并建设知识信息化系统,目前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系统得以运行,完成了集团39个子公司和部门的覆盖,人数达10406人以上,沉淀知识达到12201篇。

 

中天科技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为“知识管理数字化,助力一次性把事情做好”,通过搭建中天科技管理平台和运营体系,确定了由知识积累到知识运营到知识服务最终到知识智能的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路径,以及支撑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人才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牵引四个业务方向。同时,依据知识管理战略要求,制定了5年和10年中长期规划,即到2025年达到知识场景化,2030年达到知识智能化,确保知识管理有效落地。

 

依据“制度为基础、平台为核心、线下为来源、业务为牵引”的方法,中天科技构建了“一个平台,三大支撑,五大场景”135 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知识管理建设初现成效:

 

1. 涵盖管理和平台实施制度体系:涵盖知识活动、知识管理、平台管理等全过程综合制度体系,为知识管理开展提供指引。

 

2. 一体化集成式管理平台:将知识管理平台作为制度体系落地、知识成果积累、分享和展示的主系统进行功能建设、扩展和改善。

 

3. 聚焦业务和流程开展知识建设:聚焦重点业务和流程开展知识库建设,最终实现主要业务和流程的智能化。

 

4. 多渠道收集、分享和应用知识:通过培训、学习、产学研、知识产权银行、共性技术研究、营销特性报告、专利、竞品分析及对比多活动收集知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到知识管理平台。

 

▲“135”知识体系架构

 

“TATC+工匠人才”培训体系,赋能员工创新创效

 

中天科技现有员工16467人,其中海外员工占比 14.32 %,具有专业/大学资格的员工比例达38.76%,公司需要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工作方法/协议的员工(对应管理序列、技术序列、职能序列、营销序列、后勤辅助系列)占比42%;接受完成任务指令的人员(对应操作序列)占比58%。 

 

为助力员工快速成长,公司建立了具有中天特色的“TATC+工匠人才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不同岗位和职位的培训体系。公司通过搭建人才标准体系建立标准,通过人才评估体系找差距,通过人才发展体系促发展,依据能力素质模型、人才盘点结果,识别出能力差距,结合未来能力的需求,按照人员类别制定提升措施。

 

▲中天特色的“TATC+工匠人才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蓝燕锐介绍,公司在培训方面投入2864万元/年,通过建设教育培训室,实训室,打造中天科技学院APP、网页等软硬件资源,选拔内部讲师,确保培训战略的有效落地,“2022年员工在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花费工作时长平均1.5天/周,占比为30%,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其比例更高,为40%-60%。”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建立以知识管理平台KMS系统为核心的知识沉淀和共享平台,贯穿内部OA系统、研发管理系统(RDM)、知识产权银行系统(IPM)及各数据库等内部信息化系统、引入了外部文献管理系统的集成式知识管理技术设施,实现全面沉淀存储组织的知识,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全员可自助式的检索、查阅、学习。

 

公司针对不同序列人员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周期开展考评工作,真实反映员工绩效水平。其中,公司高层人员由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绩效相关工作,其他各序列人员由所在单位、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小组牵头开展,根据员工绩效合约按相应周期进行绩效考评。

 

公司通过实行年薪考核制、基薪提成奖金制、联质联技计件制等多元薪酬机制以及物质与非物质、全员与奋斗者激励相结合的多重激励措施,正向激励员工、实现利益共享的同时,吸引以及稳定员工支撑公司发展需要。同时通过知识产权银行、创新创业大会、专项表彰和岗位晋升等多项举措,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和各项改进创新活动,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截止到2022年,知识产权银行累计可兑换金额1500万元以上,创新创业大会累计发放奖金5000万元以上。”

 

【精彩对话】

KM专刊 :中天的KMS平台沉淀知识超过1.2万篇,你们是怎么鼓励员工去进行知识的分享的? 

 

蓝燕锐:一是我们通过我们的知识产权银行。员工提一个建议,可获得50元,沉淀一篇经验类的知识,大概可获得200元,通过这种物质奖励的方式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是相关领导层的指定,相当于是工作上的任务。三是在平台上的知识的阅读、上传等会产生相应的积分,通过积分排行等,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参与动力。


KM专刊 :中天的知识管理平台也会集成一些外部的信息库,它对于员工实际工作的帮助有多少?

 

蓝燕锐:首先要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去集成。以往员工上班的时候没有权限登录外网查阅文献资料,那我们连接了相关的外部文献管理系统以后,通过KMS平台就可以直接链入,非常地方便、快捷。员工不再需要等到下班才能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也不会存在下班忘记查阅、查阅动力下降等类似的问题。那通过平台的数据显示,我们员工查阅文献的资料数量是明显上升的。而且,还可以发现,我们接入外部文献管理系统以后,近几年我们发明的授权率是大幅提升的,从两年前的30-40%,提高到了60%,核心的专利授权率能达到70%以上。